等你来——为创写班代言!
中访在线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写日新 > 正文
校园文学社团与创意写作的“遇合”
2021年6月25日 ⁄ admin ⁄ 评论数 1+ ⁄ 已影响 +

今天我们论坛的主题是校园文学社团,因此我选择了一个题目叫:校园文学社团与创意写作,从创意写作的角度来做一个分享,也把我们学校文学社团的一些情况向各位做一个介绍。

“文学社的多元功能”

我在东北师范大学近20年来都一直在指导学生社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文学社团。那么社团我认为在我们大学校园文化当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在每一位大学生朋友的成长过程当中,包括我本人的成长经历当中都受益于社团,我认为它是大学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走向社会的很重要的一个中介,也是一个演练。像社团组织的一些活动,在内部都会得到一个全方位的锻炼,这是毫无疑问的。

那么要说到文学社团,我认为文学社在各个社团当中具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因为我们涉及到的是以文学为对象,以文学为媒介,这里面天然的就有一种浪漫的情怀,或者说理想主义的精神,这种追求使得它很纯粹。另外文学社团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的文学史上,大家一定要意识到一点:它参与了文学史的发展过程,我认为这一点需要拉长时间距离才会看得到。

1926年,郭沫若与王独清(左一)郁达夫(11926年,郭沫若与王独清(左一)郁达夫(左三)成仿吾(左四)摄于广州

今年是好多个著名的新文学社团成立的100周年,比如说现在已经拉开帷幕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很重要的一个社团——创造社的100周年,很多刊物都已经开始纪念了。我个人也参加了一点工作:我们东北师大的老校长成仿吾先生和郭沫若郁达夫他们在100年前共同创办了创造社。所以我们今年整理编纂成先生全集,我就负责其中的文学卷。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亲身体会到,也许他们在开创这个的时候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情况,就是过了100年之后,在文学史上给他们一个这么浓墨重彩的地位,拉开时间距离看,他们就构成了文学史。从某个角度看,社团流派构成了半部现代文学史。所以我们很多目前觉得不起眼的一个小小的刊物,一个很不经意的活动,也许将来某一天会在文学史上留下重要的一个篇页。

“文学社与文学刊物”

另外文学社团的刊物也十分重要,文学社和刊物总是胶结在一块,不可分割。因此在办刊的过程当中,这种综合能力的锻炼,可能是其他的社团所不能够给我们提供的,包括这种审美的能力、编辑的能力、文字水平、沟通的能力、协调的能力,包括我们的活动、栏目和创意都起到了一个非常好的作用。我特别强调的就是编辑的能力,我认为能把编辑做到胜任的程度,写东西的时候,头脑里就会想着读者,想着编辑,就能够做到“体贴”对方,所以你的文本形态就会比别人做得更美观,更周到。我认为这种素质不仅在刊物里面有用,在将来各种社会交往当中,这种体贴人的素质也会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去提高这个能力。这是我的一点意见。

“文学社的困境与突围”

社团现在遇到了自身的困境,我们需要突围。我想最主要的困境就在于整个文学环境发生了变化,文学的阅读和接受的条件发生了变化。目前的这种媒体条件不像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文学都是一个市场的提供方,也就是说你不管提供什么,接受的这一方总感觉是很短缺的,所以总有它的读者在。但因为现在的社团本身也丰富了,我所指导的文学社团人员感觉处于一个萎缩的状态,整个刊物的读者受众面也在缩小,但是我们没有因此而气馁。我们试图找到一些补充性的适合当前媒介条件的方法,比方说把刊物和新媒体结合起来,但我这不是什么新思路,我相信在座的各位社团朋友也都想到了,也都在做,但是怎么样做得更好更有效,我想这是我们这一群人在一起需要探讨的一些问题,我现在只能点到为止。

“校园文学社团与创意写作的“遇合””

我在参与指导东师文学社团的同时,主持创意写作这个学科,自然会把创意写作和社团联系在一起。我认为校园文学社团与创意写作在某一个制高点上实现了一种“遇合”,就是说文学社团它本身就有创意的元素在里面,本身就是文学创意的性质,而创意写作也是以文学创意作为自己的内核和它的使命的,所以在这一点上它俩是“遇合”了,创意写作作为学科建设,作为本科的课程,作为研究生的专业,作为教师的研究方向,这叫学科建设,它属于正常的教学活动。而文学社团我刚才提到是在正常之外的另外的一个社区,它俩在这一点上实现了“遇合”,那么如果能够有效地去促进这种“遇合”,乃至“融合”,双方都会受益。

我所指导的时间最长的一个社团是“原”诗社,2006年创立时是“五月”,这个名字只出了一期,因为和另外一个大学文学社的重名,就回避了,改成了《原》诗社,它属于纯文学、以诗歌为主,和少量的虚构,每个季度出一期刊物。

另外我们还曾有一个刊物叫《逐风》,后来是《采微》,这是我们文学院的新闻写作,他们的写实性内容较多,现在正准备把它变成一个写实的以非虚构为核心内容的刊物,延续原来与现实密切关联的风格,这是我们目前的一个思路。

《北极光》

最近我指导用力比较多的是两个研究生刊物,一个叫《北极光》,这是研究生层面的以创意写作为主的双周刊,包括小说、散文、诗歌和评论。

《弦音》

另一个以学术为主,叫《弦音》,这个刊物有一个栏目是创意写作,另外的主要都是我们师生的学术研究。去年是旬刊,今年打算变成半月刊。

《文昌》

还有一个是本科的,我们定位为作文刊,因为是面向非中文专业,配合着公共的写作教学,所以它的文体就比较复杂,不仅是纯文学,叫《文昌》,我们每个学期都要出6期,这个对于我们积累作品,培养兴趣,也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作为辅助的教学资源,老师一边上课,一边以发表到最新期刊上的本班同学的作文作为评论和讨论的对象。

我认为社团办刊物、创意写作教学办刊物,既是自己的一个平台,同时对于我们师范院校也很有帮助,因为很多同学都要到中小学教语文,他们会把在创意写作或者在社团办刊物的经验带到中学去,很快就办起了他们各自的文学社和刊物。我现在分享的都是一些到小学任教的,他们办报纸、办刊物、开发教学资源、开发教材,这是一个很好的辐射作用。

我作为2015年成立创意写作研究中心的负责人,主要进行本科层次、研究生层次的课程和学科建设的统筹,我今天带了一篇文章叫《为传统中文教育补偏救弊的一剂良方》,副题《创意写作在东北师范大学》,这是我想要和大家分享的我们东北师范大学创意写作学科里面的一些理念。

徐强教授为作家周晓枫颁发客座教授聘书

第一个是工作坊制度,就是说本科生的课程里面有小说、诗歌、散文、戏剧这四个工作坊,每个工作坊有自己的导师,有助教,有校内的导师,校外的导师。

第二个是全面的推行采风制度,将采风成果纳入到课程考察当中来。强调社会这种采风要走到社区里头,走到田间地头,或者是市井闾巷。

然后是大任务量驱动,我认为写一两篇作品,就说老师能帮我批一批看一看我有进步吗?没有用,必须得写三万字五万字,百八十篇之后,经过长时间的浸润,自己碰过很多壁,解决过自己很多问题之后才能够看出效果来。所以我们每一轮的课程要求学生写3万字以上,研究生要写到5万。

作家金仁顺授课

其次是作家面对面,每学期我们都会请很多作家到课堂上来。

最后是发表和出版鼓励制度,我们定期地公开出版文集,就是从刚才所说的刊物里面挑选优秀的集结出版。

近些年来,东北师范大学的文学社团和创意写作都取得了一些经验,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各位老师同学有所帮助,我们也愿意与大家深入交流、虚心学习,共同推进中国校园文学的发展。

(来源:创意写作国际书院/作者:徐强)

责任编辑:文禾

支付宝

支付宝

微信

微信
【上一篇】 写作是最好的休息
【下一篇】 何谓“新文科”?
学创意思维,成写作高手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